close



遊玩到三義地區,晚間在山板樵休閒農場過夜,第二天開車轉個兩公里山路, 可以探訪有名的龍騰斷橋!

它是1906年建造 總長200公尺 的拱橋 ,
精心燒製的紅磚塊加糯米石灰認真粘砌而成,供火車通行其上, 短短地歷經30年,遇上1935年的7.3級關刀山大地震,而不幸震毀。



橋梁結構系統


樑式橋


樑式橋力量傳遞的主要特色是橋樑上部結構的荷重垂直地傳至支承,再由
支承傳至下部結構。此類橋樑尚可依結構支承型式分為簡支橋樑Simply
Supported
)、連續式橋樑(Continuous)以及懸臂式橋樑(Cantilever)三類。


拱橋


樑式橋不同,拱橋之力量傳遞是斜向(Diagonal)的。古代之拱橋多用
石塊或礦石構築,新式的拱橋則通常以鋼筋混凝土(亦可施加預力)或鋼
鐵為主要材料。剛架橋(Rigid Frame)亦可視為拱橋的一種類型。


懸索橋


懸索橋之受力狀況與拱橋相反,其上部結構之索狀構件均為受拉。例如
吊橋(Suspension)與斜張橋Cable-Stayed)。




我們欣賞拱橋是因為它的圓弧美麗造型, 以及石材砌造的堅固歷史。

龍騰斷橋
她不同於希臘、 羅馬 、中國古時代的傳統石塊建造的拱橋 , 也不是供人車通行,她僅是供火車通行,在建造的當時 ,還聘用英國工程師來技術指導,短短三十年的使用歷史,真是特別瞬短的幽思美感!




「龍騰斷橋」,古稱「魚藤坪斷橋」於1905年左右竣工,和「勝興車站」一樣由當時統治台灣的日 本人所建,整座橋樑以糯米砌磚,是目前台灣尚存的幾做糯米橋之一,每一層的磚頭寬度皆不同,上面特別標示記號。民國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一日清晨,台灣中部大 地震,震央約在關刀山附近,三義地區受災慘重,巍峨的山線鐵路龍溪橋,完全震毀,震後在原橋西側,另建新橋,遺下拱型橋柱,挺立在烈日風霜裡,供後人憑 弔。


龍騰斷橋史蹟
中日甲午戰爭後,日本佔據了台灣,開闢了縱貫鐵路山線最險峻壯觀之路段泰安至勝興,短短八公里路段,經過了六座隘道,三座橋樑是鐵路縱貫線坡度最陡的路段,尤其3號隘道口至勝興車站間每十公尺爬升一點五公尺至2公尺,勝興車站是縱貫鐵路最高點,龍騰剛好在兩站中間。

龍騰斷橋建於西元一九零五年,完工於一九零六年,總長200公尺。橫越魚藤坪溪。橋面離溪底50公尺。建北橋墩時需質地堅硬之磚塊,還特地至鶯歌挑選一座 磚窯,專責燒製。在燒製過程都經過專人指導,嚴格品管,所以磚塊的硬度和質地都符合最高要求。在當時要建一座堅固之火車行駛之橋樑,確實是一大挑戰。此座 橋墩沒用一根鋼筋,一包水泥,只用紅磚塊及花崗石塊平衡及火車行駛時有吸震功能。以高超的施工水準,及優美幾何弧度,建立此座目前仍殘存且聞名國內的龍騰 斷橋。

一九三五年四月二十一日凌晨六時發生七點三級的關刀山大地震,距離龍騰斷橋僅5公里,天搖地動,短短數十秒之間,魚藤坪兩百戶人家無一棟房屋倖存。當然也 包括當時被認為最堅固的魚藤坪橋。浩劫過後,儘速恢復南北交通,但因斷橋受損嚴重無法修復,便在斷橋以西60公尺處,建新的鐵橋。當時是日本發動二次大戰 前夕,因此日夜趕工,除師父及技術人員之外,也再當地招募民工義務勞動。

一九零五年建造龍騰斷橋時,日本人對火車行駛之鐵路橋樑建造技術還未成熟,所以請了英國鐵路技師來技術指導。龍騰斷橋在關刀山大地震橋面受損不堪使用之外,其堅固的橋墩絲毫不受影響。

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第六支橋墩又斷了一節,原外側弧度最優美最壯觀一支斷掉,深感惋惜。

資料來源:http://www.wretch.cc/blog/magmama&article_id=719552  


龍騰斷橋簡介

龍騰斷橋位於苗栗縣三義鄉龍騰村,又稱為魚籐坪斷橋或糯米橋,處於山線鐵路泰安火車站到勝興火車站之間,橋長約200尺跨越魚藤坪溪,和苗栗縣三 義鄉勝興車站一樣建立於日據時代,以糯米砌磚、呈現每層磚頭寬度不一的特色,並有標示記號,橋面距地面有50公,是山線鐵路中最高的橋樑;龍騰斷橋因為在 西元1935年歷經關刀山大地震,因此只剩下橋墩供遊客欣賞,雖然無法看到龍騰斷橋昔日的完整風貌,但遺留下來的橋墩也具有別種風情,成為龍騰斷橋的最大 特色所在。

龍騰斷橋-歷史發展

西元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將台灣割讓給日本,開啟了台灣日據時代,日人政府致力於台灣的開發,不僅開發西部縱貫鐵路,更順利開發地勢最險峻的 泰安到勝興約8公里的路段,建了6座隘道、3座橋樑,龍騰斷橋就是其中一座;龍騰斷橋建於西元1905年,隔年立即完工,橋墩並無利用鋼筋或水泥,僅使用 紅磚塊和花崗石來達到平衡和吸震的效果,但在1935年7.3級的關刀大地震摧毀下,毀損相當嚴重且無法修復,便在龍騰斷橋西方60公尺處建立一座全新的 鐵橋;1999年921大地震的摧殘下,第6支橋墩又斷了其中一節。


紅色斑駁的磚造斷橋遺蹟,就是舊山線的名景-龍騰斷橋。

 被譽為「台灣鐵路藝術極品」的龍騰斷橋建於九十年前時,原來的橋樑構成是由磚拱、鋼鈑梁和鋼桁梁分段構成。跨越景山溪支流龍騰溪深谷上。在民國24年(1935)四月二十一日的關刀山大地震中嚴重損毀不堪修復。




現今,我們還可看到六個及南端的四個橋墩遺蹟,不論是從斷橋半殘拱口望新橋或是依傍著斷橋的滿山油桐花,都是鐵道攝影的最佳取材。

 民國八十八年九月廿一日再度遭受九二一大地震的摧殘,由北端算起第五橋墩半殘拱口二次被震斷,龍騰斷橋除了深具古樸之美外,也是經歷二次大地震的見證。




現今,我們還可看到六個及南端的四個橋墩遺蹟,不論是從斷橋半殘拱口望新橋或是依傍著斷橋的滿山油桐花,都是鐵道攝影的最佳取材。


 民國八十八年九月廿一日再度遭受九二一大地震的摧殘,由北端算起第五橋墩半殘拱口二次被震斷,龍騰斷橋除了深具古樸之美外,也是經歷二次大地震的見證。



魚藤坪斷橋,又名龍騰斷橋,位於苗栗縣三義鄉龍騰村,為縱貫線鐵道(後屬臺中線)全線開通前一年(即1907年)所興建完成的磚造橋墩橋樑。此橋於1935年新竹台中地震發生時被震毀,造就此一斷橋之景象。1999年921大地震,又造成第4號橋墩上半部被震毀崩落。


新竹台中州大地震震後,魚藤坪橋已不堪使用,且橋體南北兩側均為急彎彎道,因此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台中線震災復興事務所放棄改建原橋,而在原橋西側另行新建第2代魚藤坪橋,並於1938年竣工,以取代原來的第1代魚藤坪橋(即魚藤坪斷橋)。


2010年三義-泰安舊站之間的舊山線復駛計畫中在此設置魚藤坪車站[1]




    
特色


「龍騰斷橋」其磚造拱形的橋身由磚拱、鋼鈑梁和鋼桁梁分段構成,極為優美,橋面離地約50公尺, 是全台山線鐵路最高的橋樑,被譽為「台灣鐵路藝術極品」,現今,我們還可看到北端的六個及南端的四個橋墩遺蹟,不論是從斷橋半殘拱口望新橋或是依傍著斷橋 的滿山油桐花,都是公認最美的景點。      
交通指引
開車:
路線1:中山高 → 三義交流道下 → 往三義市區方向 → 台13線右轉 → 直行至水美街7-11右轉 → 沿路直行約10-15分鐘即可抵達(約11公里)

路線2:台13線省道 → 過「義里大橋」右轉 → 苗52縣往鯉魚潭方向約二公里 → 左轉鯉魚國小 → 苗49線直行,即可抵達

火車:搭台鐵火車到三義站下車,轉搭計程車即可
相關資訊
開放時間:全日

門票:免費

注意事項:彎延山路,請小心駕駛

停車場:附設停車位

諮詢單位:三義鄉公所
(地址: 苗栗縣三義鄉復興路30號;電話:037-872801)














































隨著人類物質及精神文明之進步,現今橋樑工程已從早期著重於功能取向,轉變為功能與美觀兼顧之趨勢。因具有長跨度、施工快速及外型美觀等諸多優勢,使得斜張橋已成為現代最主要橋樑類型之一。


較斜張橋中所含造型獨具之橋塔,因其一方面擔負來自上部結構之鉅額垂直載重,另方面又得承受因強震所引生之 猛烈側向振動,故堪稱整體橋樑結構安全之所繫。本文中擬 採用 H 型橋塔型式之斜張橋樑,纜索則採扇形配置,至於橋面版之斷面則採雙孔箱型梁 (double-box girder) 型式, 並於沿橋面版側向與橋塔之間,設置鉛心橡膠隔震墊 (L.R.B) 若干,俾降低橋塔於受震下之基底剪力, 如圖 1 所示 ;又為有效描述隔震元件沿面版側向之多點接合狀態,吾人將採退化殼元素 (degenerated shell element) 來模擬橋樑之箱型橋面版樑 [1] 。由於隔震元件所具有之材料非線性性質,致使當地震力之作用方向非與橋面版之縱向或側向平行時,均將造成其運動軌跡呈現高度不規則之現象,因此如何適切描 述該元件之變形與受力間之關係,遂成為橋樑隔震之首要課題。有鑑於隔震構造之受震行為,常隨地震內涵之不同而有所差異,故本文將針對具長、短週期特性之地 震於不同勁度之隔震元件下進行系統之分析與比較;又為將橋塔基礎及其周邊土壤間之互制行為納入考量,本文擬採用精密之土壤結構互制模式,期能準確估計斜張 橋於不同土壤性質下之動力反應。研究結果顯示,橋樑之隔震效應將隨著地震內涵及土壤性質之不同而產生顯著之變化。


有限元素模擬3D示意圖






















貴州省西江 戶苗寨,水春河風景區全長 6公里是樟江風光最為秀麗的一段,以布依族古寨水 春寨 而得名, 此景中也有一座磚砌拱橋。

**********************************************************************************************
安濟橋,又名趙州橋大石橋,是位於中國河北省趙縣城南五里洨河上的一座石拱橋,設計者是隋代傑出的工匠李春[1],建造於大業六年(610年)。安濟橋是目前世界最古老的現存完好的大跨度單孔敞肩坦弧石拱橋。


安濟橋是單孔敞肩坦弧石拱橋,橋長50.82,寬9米,南北向橫跨洨河之上,橋面分三道,中道行車,左右二道行人。大橋券上方左右各有兩個小空撞券[2]。大橋圓弧拱跨度37.47米,圓弧拱的半徑為27.7米[3],圓弧拱的高度為7.23米,扁平率(拱高/跨度之半)為0.38(高寬比為 7.23/37.47 =0.19),遠低於半圓拱。實際上安濟橋圓弧段的圓心角只有84°,略小於1/4圓周,基本上是一座1/4圓拱橋(坦弧圓拱橋),橋拱的仰角為42°(近45°)[1]。 1/4圓拱橋的弧長與跨度比為π/(2√2)=1.1,半圓弧拱橋的弧長與跨度比為π/2=1.57,在同等跨度的情況下,1/4弧拱橋的弧長,比半圓弧 拱橋的弧長,短少43%。因此安濟橋橋身所用石料,要比同跨度的半圓拱橋節省40%以上,既減輕橋身的自重和應力,又使橋面坡度比較平坦,便利橋上的交 通。由於安濟橋圓弧拱的跨度大,圓弧拱仍然夠高,水上船隻來往通過非常方便。李春能在1300多年前的隋代意識到大跨度拱橋並不是非半圓拱不可,從而建成這種跨度大、扁平率低的單孔1/4圓拱橋樑結構,是建築史上一個可貴的創造。


安濟橋的橋券,是由4層28道弧形石砌券並排而成,和一些漢代石橋採用的縱連砌券法不同。每道弧形石砌券,寬約35厘米。砌弧形石券的長方形石塊, 長度在70厘米至109厘米不等。兩石塊之間由兩組腰鐵栓牢。為避免28道並排的弧形石砌券相互分離,李春特意設計每道弧形石砌券在橋的兩頭略大,逐漸向 橋拱中心略微收小。結果使橋面在兩頭略寬約9米,橋心略窄約8.5米,相差0.5米。此種向中心受窄的設計,使得靠外邊的弧形石券在重力之下,有向內傾斜 的分力,使弧形石券相互靠攏[4]


四個小橋券分布在橋兩端,每端個二。這種建築式樣,稱為敞肩空撞券,也是李春獨特的創舉,既能節約石料二百多立方米,又能減輕了橋身五分之一的重 量,發大水時還可以起到分洪作用,減輕了洪流對橋身的衝擊力量。由於安濟橋在工程設計上的許多優點,所以經歷了十次洪水,八場戰爭和多次地震,依然能保留 到現在。


安濟橋是目前世界最古老的現存完好的大跨度單孔敞肩坦弧圓弧拱橋。歐洲到19世紀中葉才出現類似的敞肩空撞券橋[5]


安濟橋上個部件的裝飾也十分精美,頂部,塑造出想像中的吸水獸,寄託大橋不受水害、長存無疆的良好願望;欄板望柱上雕刻著精美的石雕群像,各式蛟龍、獸面、花飾、竹節等,尤以蛟龍最為精美。蛟龍或盤踞遊戲,或登陸入水,變幻多端,神態極為動人。雕作刀法遒勁有力,藝術風格新穎豪放。


與安濟橋同時期河北井陘縣615年建成的樓殿橋,扁平率更低,只有0.32,但跨度小許多,只18米[6]。河北省還有其他兩座1/4弧形拱橋,1130年建成的宋代趙縣永通橋,跨度25.9米,扁平率0.23,為扁平率之冠,還有1175年建成的金朝灤縣凌空橋,跨度20米,扁平率0.3。


西方直到13世紀,跨度在24米以上的大跨度弧拱橋,扁平率都在0.70-0.83之間,基本上屬於半圓拱橋。例如古羅馬前62年的 Fabriccius 橋,跨度24.8米,扁平率為0.83,與圓心夾角為159°,基本上是一座半圓拱橋1187年法國阿維尼翁橋,跨度33.7米,扁平率0.70。 歐洲現存最早的圓弧拱橋建於2世紀的Alconétar多孔橋遺迹[7],扁平率0.5-0.6(高寬比為0.25-0.3),但跨度很小,第一、二拱跨度僅僅為6.72米,7.28米。扁平的大跨度圓弧拱橋在14世紀初在歐洲始露端倪,例如1306年法國羅拿河上的 St Esprit橋,跨度34米,扁平率為0.51,無論跨度或扁平率都不及安濟橋。要到14世紀中葉開始,大跨度1/4圓拱橋才在歐洲流行[8]。歐洲到了1345年才出現跨度29.9米,扁平率為0.37的大跨度扁平1/4圓弧拱橋——佛羅倫斯老橋[9]


年代 地點 橋 跨度(米) 扁平率 高跨比 圓弧半徑 圓弧角度 弧長/跨度
前62年 羅馬 Pons Fabricius 24.8 0.83 0.42 12.6 159 1.41
2世紀 西班牙 Alconétar橋 6.72 0.5 0.25 4.2 105 1.16
300年 土耳其 利米拉橋 12.87
0.16


610年 河北省趙縣 安濟橋 37.5 0.38 0.19 28 84 1.1
615年 河北井陘縣 樓殿橋 18 0.33 0.17 15 73.7 1.07
1130年 河北趙縣 永通橋 25.9 0.23 0.12 29.5 52.2 1.04
1187年 法國 Pont d'Avignon 33.7 0.83 0.42 17.1 159 1.41
1345年 佛羅倫斯 老橋 29.9 0.37 0.19 22.8 82 1.09

[編輯] 古籍中關於永濟橋的記述

唐代明代,安濟橋屢見於文獻,其中最著名的數唐玄宗開元年間中書令張嘉貞所作《安濟橋銘》,對安濟橋有生動的描述:「趙州交河橋,隋匠李春之跡也。製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試觀乎用石之妙,楞平砧斫,緘穹隆崇,豁然無楹……又詳乎刈插駢,磨礱緻密……腰鐵栓蹙。兩涯嵌四穴,蓋以殺怒水之盪突……」。


明代隆慶丁卯年(1567年)舉人張居敬有《重修大石橋記》,記述大石橋(安濟橋)因火災受損後重修的經過。安濟橋火災的起因,是運輸薪炭的船家,泊舟橋下,發生火災,延燒到橋券隙縫,使腰鐵剝落,石橋頹危。從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動工,開始維修,到明神宗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冬竣工,使「勝地飛粱,依然如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酒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