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中華文化中,最為輝煌的就是書法文字藝術!
在西安碑林,可以完整地欣賞這文化精髓!






西安碑林在西安南城永寧門東側
碑林的設置可以追溯到唐末五代
從保存唐代所刻的『 石台孝經』和
『開成石經』 開始的!

『 石台孝經』是唐玄宗親筆以隸書寫成, 立於碑亭之內,四塊高5米 寬3米 的青石拼成 ,是碑林中最大的石刻。


『開成石經』是唐代石刻共有114石, 兩面共寫228面的160萬字, 包括 『周易』 『尚書』『 詩經』 等十二部經籍, 清代又刻 『孟子』 合稱十三經, 是現存最完整的經籍石刻, 受到舉世學者重視。




北宋 哲宗元祐五年 1090年石刻收藏繁多,將碑林定於此址,此後,歷代收藏石碑至今,共有2300餘件!

古代書籍流傳, 靠輾轉相抄,錯誤很多,唐代繼承漢、魏 刻石校經傳統,在〈太學〉刻石, 作為供人校堪的標準本。




這間是拓印室, 墨香四溢,排隊等待購買一張張拓字的人群, 有很多是歐美人士,我在旁邊仔細觀看師傅如何將碑文完整地拓印下來,待乾,賣得好價錢。一張拓紙訂價500元人民幣

開心的我也想排隊購買幾張拓印回家收藏, 也可以回家來努力臨摩,聞那墨香就很值得了
!



這篇字體是我從小到大,最愛最愛臨摩的
字體柳公權的大達法師玄秘塔碑



暫時引申閱讀一下:

大達法師


大達法師——端甫,他是繼玄奘法師(唐僧)后中國又一位有名的高僧,他於西元769年出生於古城天水,父親趙氏,生母張夫人。大達法師一生曆經唐朝 德宗、順宗、憲宗、穆宗、敬宗、文宗六朝。端甫十歲在街亭崇福寺做沙彌,17歲升任為比丘,入安國寺誦經。因對佛學虔誠,經師傅推薦,在西明寺受戒于照律 師,后又學毗丘尼于崇福寺,並升為律師,同時,傳《惟識》於安國寺法師,通《涅槃》于福林寺監法師。隨后,他“謁文殊于清涼,眾聖皆現;演大經于太原,傾 都畢會”。唐憲宗時,因為端甫在佛學界的造詣和聲名,得到憲宗的寵遇,憲宗詔端甫率緇屬迎真骨于靈山,開法場于秘殿,端甫繼玄奘后又一次在長安震動朝野。 端甫在朝中掌內殿法儀,標表凈眾長達十年,尤以主講《濕槃》、《惟識》等著稱於世。據史書記載:“貴臣盛族皆所慕,豪俠工賈莫不瞻向,薦金寶以致誠仰端嚴 而禮足,日有千數,不可殫書。”由此可見端甫在當時的社會地位遠非普通僧人可比。據史書記載:唐文宗開成元年六月,端甫面向西,朝自己的家鄉——天水圓寂 了,享年六十八歲,葬于長安長樂原之南。皇帝賜謚號“大達”法師,今天傳於世的柳公權字貼,就是拓于紀念天水這位高僧的《玄秘塔碑》的內容,可見其聲望有 多麼深遠!



《玄秘塔碑》


今天藏于西安碑林的《玄秘塔》碑文,其用意就是將大達法師的事跡告示后人,讓其精神永存。《玄秘塔碑》于唐會昌元年(841)刻立。頌功德碑文由唐 朝宰相裴休撰,著名大書法家柳公權寫,從撰文、書丹到鐫刻世稱“三絕”。宋代人著的《高僧傳》,對天水高僧端甫骨灰塔《玄秘塔》碑文也有記述。《玄秘塔 碑》全稱:《唐故左街僧內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大達法師玄秘塔碑銘並序》,又稱《唐大達法師玄秘塔碑》。共一千二百餘言。《玄秘塔碑》除它 的精神作用外,它的藝術價值也很高,它是我國唐代著名書法家柳公權書法頂峰之作,《玄秘塔碑》因其“體勢勁眉”,被曆代拓印,在國內外傳世一千多年,直到 今天,仍然是臨習和研究中國書法必備的碑帖。《玄秘塔》碑文內容是:“大法師端甫靈骨之所歸也……在家則張仁、義、禮、樂,輔天子以扶世導俗,出家則運慈 定慧,佑如來以闡教利生……,背此以為達道也,和尚其出家之雄乎。(端甫)天水趙氏,世為秦人。初母張夫人夢梵僧……始十歲依崇福寺道悟禪師為沙彌,十七 正度為比丘……德宗皇帝聞其名,徵之一見,大悅。常出入禁中于儒道議論,賜紫方袍歲時錫施異於他等復詔侍皇太子于東朝。順宗皇帝深仰其風,親之若昆弟相與 臥起恩禮特隆。憲宗皇帝數幸其寺,待之若賓友,常承顧向注納偏厚而和尚符彩超邁,詞理響捷,迎合上旨……”從抄錄的碑文內容看:大達法師,無論在家還是出 家,都是身體力行“儒教”和弘揚“佛教”,輔天子“扶世導俗”,“闡教利生”,真是“和尚其出家之雄乎”!


(引申閱讀出處http://big5.fjnet.com/whys/whysnr/200802/t20080225_64247.htm)




















碑林收藏的刻文有: 顏真卿的『顏氏家廟碑』
懷素草書
千字文 經母帖
歐陽通
道因法師碑 
王右軍書
大唐三藏經教序
晉朝
司馬芳殘碑
清翻刻的
宋淳化秘閣帖 
歷史價值極高的
大景教流行中國碑 ...


摘自: 碑林專業導遊的介紹詞記錄
各位遊客:
  中國有四大碑林,它們分別在陜西、山東、四川和台灣,而陜西省的西安碑林博物館,以碑石之多、價值之高,名列四大碑林之首。倘若您是一位歷史、文學、繪畫、雕刻、書法藝術愛好者,來西安而沒去參觀西安碑林博物館,將會十分遺憾。

  西安碑林博物館位於西安市三學街15號,是在原西安府文廟和西安碑林舊址上建立起來的,是一座以西安碑林和古代石刻陳列為主,並進行綜合陳列的歷史文化寶庫。西安碑林,以碑石叢立如林而得名。它始建於北宋元祐二年(西元1087年),歷經9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收藏碑石最早最多的藝術寶庫。該館藏石 3000余方,現展出的僅是藏石的三分之一,分別陳列在6個碑廊、7座碑室、8個碑亭中。1961年西安碑林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下面,請大家盡情地欣賞一番碑林的藝術精華吧。

  【文廟的歷史沿革】

  各位遊客,前面已經說過,西安碑林是在原西安府文廟和西安碑林;日址上建立起來的,今天我們的遊覽也就主要分成兩部分。現在我們來到的是第一部分碑林博物館前院,也就是文廟,參觀這裡就像是觀看主戲前的序幕。

  文廟就是孔廟,因唐代封孔子為文宣王而得名,現在仍保持著孔廟建築的格調。遊客們還在車上時就能發現這裡是一片亭臺樓閣、雕梁畫棟式的古建築群,不親歷這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環境,誰能相信在繁華的鬧市區競有如此幽靜的場所?

  全國大多數地區都建有孔廟,規模最大的要算山東曲阜的那座了。我們面前這座西安孔廟始建於宋徽宗趙信崇寧年間(西元1102—1106年),由唐長安國子監舊址,也就是今天的西安市西大街社會路一帶,移建於此,歷經元、明、清各代,屢屢修葺,依然保留著其巍巍雄姿。大家已經看到博物館門外南墻上,有兩個蒼勁有力的描金大字“孔廟”,是由清末陜西著名書畫家劉暉所書。墻根下那幾棵古槐有人說是唐朝末年所植,距今已有1100多年曆史,被稱為太廟古槐,而今也按重要文化遺產加以保護。

  【三學街—孔廟大門—木牌坊】

  橫在大家面前的這條路,叫三學街。三學街不長,卻能引發懷古之幽思,常令遊客流連忘返。在明憲宗朱見深成化年間,西安府轄的長安和咸寧二縣的學府,相繼遷移至文廟兩側,遂有一廟(孔廟)三學(咸寧學、府學、長安學)之稱。三學街的稱謂也就一直延續下未了。今天,這裡已成為西安古文化藝術的集中地之一,文房四寶、文物古玩應有盡有。

  各位遊客,遊完三學街後步入博物館大門,向東南方向望去,木牌坊、伴池、魁星樓等遙相呼應,構成一幅別具風格的動人畫面。要稍加注意,大家就會發現西安碑林博物館有個不引人注目的特點,即東西開門。其實天只下孔廟路(東門)和禮門(西門)。全國所有孔廟都把塞門、泮門及欞星門、戟門、大無正門。無論大小,孔廟的整體建築格局都是坐北朝南,但不開南門,而開義成殿對稱地排在一條中軸線上,因為孔子的地位被各朝代抬得很高,可以說是至高無尚。若開南門,便是不敬。

  孔廟裏建有一座奇特的木牌坊,遠看就像高高的綵樓。它用12根紅木柱支撐,三層棋形鬥檐式木質結構,拔地而起,上面彩繪花紋圖案和二龍戲珠,是明代建築,也叫太和元氣坊。按當時規格建造法,本來應該把牌坊設在孔廟門外。這座牌坊是由西嶽廟遷建過來的,由於門外是城墻,選不出合適的地方,便只好“屈就” 在這裡了。

  【泮池—欞星門—華表—戟門—兩廡】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已進入到碑林前院了。大家已經看到中間有座不大不小的水池。這不是一般的水池,“天下孔廟有泮池”指的就是它。所謂泮池,就是半圓形的池子。古代稱學校為泮宮;到清代,中舉稱人泮,泮池以此而得名。在封建社會,只有考上秀才方可進人孔廟朝拜,並在泮池洗筆。各位遊客不妨也以秀才的身份,沿祭孔的路線,感受一下秀才祭拜的儀俗。

  好了,我們已進入欞星門,這也是孔廟的第二道門。欞星門始建於元代。東門額刻有“德配天地”,西門額刻有“道冠古今”。欞與靈通用。靈星為星宿之名,是神話傳說中取士之神。清代把欞星門由二門改為三門,中門書“文廟”二字,東西門不變。

  過欞星門後,人們便會發現孔廟裏也有控馬樁,只不過此處的拴馬樁比平時見到的要大得多。其實,這是石柱型的華表,起儀衛和祥瑞作用。北京天安門前和山東曲阜廟的盤龍華表,代表了最高等級的華表,而西安碑林裏的這對華表均為八棱形石柱,通高445釐米,周長163釐米,也是較引人注目的一景。

  戴門位於欞星門以北,屬於明代後多次翻建的古建築物。這是古代孔廟陳列兵器用的,兩側室則為祭孔人員熟悉儀規和整理衣冠而設。

  孔廟的兩點,也叫東西廡,指正房對面和兩側的小屋子,是孔廟裏不可缺少的建築之一,為祭把孔子七十二弟子而設。

  【大成殿的得名來歷—建築歷史—魁星樓的興衰】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大成殿,這說明我們已經遊到了孔廟正殿。“大成”取自《孟子·萬章章句下》“孔子之謂大成,集大成者也”。其意思是孔子之知無不盡,而德無不全也。“猶作樂者,集眾樂之小成,而為一大成也!”其意思為,孔夫子好比樂隊指揮,能把演奏的內容融為一體,變成大型演奏,故稱大成殿。

  據有關史料記載,大成殿始於宋代。這裡的大成殿為底式建築,修建於明代。當時殿前有一大型露臺,周圍有欄杆,東、南、西面有石級可踏步而上,南下中有雲龍紋圖案石雕,可和北京故宮太和殿前的石雕相媲美。可惜,這樣一座宏偉的建築,在1959年9月13日下午4時,毀於一場無情的雷電之火。

  魁星,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二十八宿之一,主宰文章興衰,俗稱魁星。一般應試得第一名者為“魁首”或稱“魁甲”,即指狀元。舊時孔廟或學府中都要修建魁星樓,以祭掃魁星,祈求功名順利。

  這裡的魁星樓,建於明神宗朱栩釣萬曆四十七年(西元1619年)。原樓于清末民初因失修塌毀。西元1986年,黨和據歷史資料,依原樓大小、高度及形體重建了魁星樓。此樓建在城墻上,顯得更加高大雄偉。

  【景雲鐘—七座碑亭】

  我們穿過戟門,在東側可以找到被稱為天下奇物的景雲鐘。

  景雲鐘,鑄于唐睿宗李旦景雲二年(西元711年),故稱景雲鐘,也叫景龍觀鐘。此鐘高2.47米,重約6噸,用銅5000多公斤,是我國古代最大的銅鐘之一。它由25塊銅模鑄成,遊客走近仍能看出銅鑄彌合的痕跡。鐘身分上中下3段,每段分3格,除下段中格為銘文外,其餘均飾以各種不同的動物和飛天,造形生動而形象。32枚鐘乳像一顆顆明亮的星星,均勻地布于鐘身各處。據說它們具有裝飾鐘錶面和調節音韻的作用。

  鐘上銘文共18行292個字,是唐睿宗李旦所撰寫的,主要描述道教的神秘玄妙和對景雲鐘的讚語,還談到此鐘的鑄造經過。

  唐睿宗李旦鑄鐘,是為了紀念他的哥哥中宗李顯。李顯和李旦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三、四子,這兩人都做過短時間的皇帝。唐代興建的鐘樓,毀於戰火之中。明太祖朱元漳洪武十七年(西元1384年),在迎樣觀原址上又新建一座3層高的鐘樓,懸鐘子上層中央,早晚敲鐘報時。這座鐘移到陜西省博物館後,1964年參加了在日本舉辦的世界名鐘展,被選入世界名鐘之列。每年除夕,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的第一聲鐘響,即是景雲鐘鐘聲的錄音;西安電報大樓的方形大鐘報時的鐘聲也是景雲鐘的錄音。

  各位遊客,我們基本遊完了碑林的第一部分即碑林前院孔廟。最後大家數一數,從載門到大成殿的路兩側總共建有七座碑亭,亭亭形狀相同。這些碑亭建於清朝歷代,因為康熙、乾隆等朝都曾出動大軍,與西北地區的分裂割據勢力作戰,每平定一處,皇帝就親書慶功碑一座,豎立在這裡。由於是皇帝的禦碑,所以,按等級規定,每個碑都加蓋碑亭。這些亭子在兩側是對稱的,惟前院有一單列,原因是建到這裡時,清王朝衰敗了,再也沒有豎碑和建亭的機會了。

  【碑林的形成】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開始參觀博物館的第二部分,即聞名還逐的西安碑林。西安碑林為何如此出名?主要原因在於它是在保存唐代石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謂唐代石經,包括唐玄宗李隆基親自書寫的《石臺孝經》和唐文宗李昂開成二年(西元837年)艾居晦等人書寫的《開成石經》等。這些石經原來都立在長安城務本坊國于監大學內(今西安城南文藝路一帶)。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有眾多的志士仁人,為西安碑林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碑林的創始人是北宋龍圖閣學士呂大忠,是他親自主持設計,基本形成了以《石臺孝經》、《開成石經》為主的碑林陳列格局。

  碑林的奠基人,首先當推唐代的韓建,是他把棄于郊野的唐石經第一次遷移到尚書省之隅(今西安市西大街社會路)。還有五代的尹玉明多次把石經遷入城內。兩人為碑林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金元時期的任佐,捐錢籌劃碑林整修工程;明代金石學家費甲鑄為防止碑林拓印受損,摹刻充實碑林。還有大家熟悉的民國監察院院長于右任,捐給碑林《漢熹平石經殘石》,使碑林第一次有了漢代碑石,而這碑石,是目前發現的最大。字數最多的珍品。土堆成山,水積成川,碑林就是經過歷代中國人的辛勤努力,才成為今天的文化藝術寶庫,當大家欣賞到這一塊塊來之不易的碑石,會產生怎樣的感想呢?

  【碑亭及《石臺孝經碑》—第一室《唐開成石經》—第二室《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西安碑林廣場。大家已經看到一座紅柱綠欄雙飛檐的碑亭。

  亭子上中央“碑林”兩字傳說是林則徐寫的。亭內豎立著唐玄宗的《石臺孝經碑》。它是由唐玄宗李隆基親自作序、註釋並書寫,由宰相李林甫、國子祭酒李齊古主持,于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四年(西元745年)鐫刻而成的禦碑。整座碑是由高590釐米,寬120釐米的4石結體而成。碑冠、碑身、碑座,共用35塊巨石組合。碑文用隸書書寫,字體雍容爽朗,端莊大方,很值得遊客們觀賞、臨摹和研究。碑冠上雕刻神龍,碑座上線刻雙獅和卷草紋飾的三層石臺壘起,顯得莊重魁偉,氣象不凡。據說當年碑刻好後,李齊古把拓本呈給唐玄宗過目,唐玄宗又寫上了“孝者,德之本”鞠批文。

  當我們來到西安碑林第一室時,會有一種進入巨大的石質書庫的感覺,因為這裡陳列著中國目前僅存的一套最完整的十三經刻石。

  在印刷技術還不發達的唐代,為避免士子們在學習時傳抄的錯誤,並能永久保存,特刻石經為範本,立於長安城務本坊國子監大學內。由於這套石刻經書刻于唐文宗李昂開成二年(西元837年),所以又稱《開成石經》其內容包括我國封建社會知識分子必讀的《周易》、《尚書》、《詩經》、《周禮》、《禮儀》、《禮記》、《左傳》、《公羊傳》、《轂梁傳》、《孝經》、《論語》、《爾雅》、《孟子》13部經書。前12經共114石、228面。每石高216釐米,寬83 釐米至99釐米不等,共65.0252萬字。如215石至222石的《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們記載孔子言行的一部專集,共分20篇,包括孔子關於政治、教育、文學等方面的言論,由孔子的再傳弟子編輯于戰國時期,是研究孔子和初期儒家學說的珍貴資料。說它是世界上最重、最大的一部石書是一點也不過分的。不知道遊客們是否贊同這個觀點?

  參觀第二室時,大家一定會奇怪:怎麼在這體現中國古文化的西安碑林中也會出現刻有外國文字的碑石?其實在西安碑林中,刻著外國文字的碑石有好幾塊,最為著名的就是眼前這塊《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它高279釐米,寬99釐米,共32行,每行62字。“大秦”是中國古代對羅馬帝國的泛稱。景教是基督教中斯脫裏派的中國稱呼。景教在唐太宗李世民貞觀九年(西元635年)傳到長安。此碑立於唐德宗李適建中二年(西元781年),是由景教僧景凈述事,呂秀岩書寫。看到這裡,大家是否能體會到中外文化交流的悠久歷史淵源呢?

唐薦福寺是唐代著名的皇家寺院,毀於唐末戰亂,唯存寺內佛塔—小雁塔。現存的薦福寺為明清兩代重修,寺內古建築群大體延續了明代正統年間(公元 1436-1448年)重修時的佈局,殿宇建築集中在山門直對小雁塔的中軸線上,由南向北依次有山門、鐘鼓樓、慈氏閣、大雄寶殿、藏經樓、小雁塔、白衣閣等。小雁塔建於唐景龍年間(公元707-710年),本名“薦福寺塔”,塔身原為方形十五級密檐式磚塔,在明代的幾次地震中,塔頂部的十四、十五兩級被毀,塔身也經歷了裂而後合的奇跡,被稱為“雁塔神合”。現存的小雁塔為十三級,高約43.4米,底層邊長11.38米,保持了唐代初修時的風貌,1961 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小雁塔文物保護區于1980年正式對外開放,在開放過程中,不斷在園內充實了一些民俗類文物。小雁塔、薦福寺古建築群與長安古樂、拴馬樁等民間文物以及各種民俗藝術展覽相融合,為遊人打開了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窗口。在建設西安博物院的過程中,一方面對原有保護區的基礎設施以及園林綠化進行了全面的改造,另一方面在原有佔地面積的基礎上向東西兩側進行了擴展,極大地改善了小雁塔與薦福寺的周邊環境。在新擴建的區域內,增加了湖面以及新的園林綠化景觀,使歷史名勝與城市公園融為一體,成為一處集文物鑒賞、旅遊觀光、休閒娛樂為一身,多功能的城市景觀區域。

漫步在西安博物院,不僅使人了解到古都西安悠久歷史,也使人強烈地感受到現代西安的崛起和勃勃生機。




午餐就是在老孫家飯庄吃泡馍!
(西安市東大街300號左右)  










每一個人取這一個泡馍, 將它撥得越碎越好,放在碗公裡, 服務員將此碗公接走, 同時給一個號碼, 過不久, 根據號碼送來, 澆淋上熱乎乎的羊肉湯, 或者 牛肉湯,味道香, 泡馍吸飽羊肉湯, 好吃極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酒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