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有一位好朋友 真真 
二十年前 發現得了胃
隨即開刀切除
家人貼心照護下
很快出院
之後 她慢慢調理
曾到大陸去參加氣功修行十天
是住在禪房內 禁聲修行 
清晨時 列隊繞著塔座 繞行  緩行運動
加上回台後的每日甩手功3000回
注意飲食
......
就這樣二十年來 她生活得很好~!
......
我常向她討教她注意飲食的要點
她說:
1.  食材不能含毒  更不要吃隔夜菜

(這一句話說起來很簡單 目住在臺灣 好像很不容易
看看最近的新聞 台灣的食材-- 雞蛋,
不小心我們就在賣場裡買到含毒雞蛋 ,
連鹽也要小心購買, 還有工業用澱粉 ,加入食材裡製作成有毒食物, 讓大人小孩都長期受害!
)

2.  營養要均衡
3.  烹飪要單純

約她出門逛街購物 她都很有精神 心情極佳

真是不錯~!



代醫學越來越進步
尤其在健康食材與烹飪方面的研究下
很多癌是可以轉成慢性疾病 作長期治療

我想飲食注意外
該再加一就是要有規律的生活
有工作 有休息 有娛樂





*********************************************************************************************
引伸資料:

胃癌

成 因


胃 癌 成 因 尚 在 研 究 中 , 至 今 仍 未 能 完 全 明 瞭 。 但 據 資 料 顯 示 , 可 能 與 經 常 進 食 煙 燻 或 含 亞 硝 胺 等 致 癌 物 質 的 食 物 有 關 。 這 些 化 學 物 主 要 是 防 止 食 物 變 壞 以 及 保 持 食 物 的 顏 色 , 大 部 份 的 醃 製 及 罐 頭 食 物 均 含 亞 硝 胺 等 成 分 。

近 年 研 究 亦 發 現 部 份 胃 癌 的 成 因 可 能 與 幽 門 螺 旋 菌 有 關 。


另 外 , 長 期 患 有 惡 性 貧 血 、 腺 瘤 性 胃 潰 瘍 、 慢 性 萎 縮 性 胃 炎 的 人 患 上 胃 癌 的 機 會 也 較 其 他 人 高 。



症 狀


胃 癌 常 見 的 臨 床 表 現 主 要 是 上 腹 持 續 隱 痛 或 脹 悶 不 適 。 進 食 後 症 狀 更 為 加 重 。 因 而 易 誤 以 為 『 消 化 不 良 』 , 患 者 也 常 主 動 節 制 飲 食 以 求 減 輕 症 狀 。 這 一 點 與 胃 、 十 二 指 腸 潰 瘍 的 疼 痛 有 規 律 性 , 而 且 經 進 食 、 抗 酸 等 治 療 後 會 有 改 善 是 明 顯 不 同 的 。

腫 瘤 發 生 在 胃 小 彎 者 疼 痛 較 早 出 現 , 也 較 明 顯 。 當 癌 腫 向 周 圍 擴 展 後 可 以 壓 迫 神 經 使 疼 痛 加 重 , 並 向 腰 背 部 放 散 。 隨 著 病 情 發 展 , 不 同 部 位 的 癌 腫 引 起 症 狀 也 有 差 別 。 如 位 於 賁 門 者 常 有 吞 嚥 困 難 ; 位 於 幽 門 者 常 因 梗 阻 而 引 起 嘔 吐 ; 胃 部 血 管 受 侵 則 可 有 吐 血 或 排 出 墨 糊 狀 大 便 。 至 於 食 慾 不 振 、 消 瘦 無 力 、 貧 血 虛 弱 等 現 象 都 必 然 會 伴 隨 而 出 現 。












豆製品抽驗 8件不合格

中國時報【邱文秀/台北報導】


台北市衛生局八日公布豆製品專案抽驗結果,共抽驗卅四件,檢驗項目包括防腐劑、過氧化氫、甜味劑及色素等,有八件不符規定,不合格率廿三.五%,其中豆干類產品便占了四件。


台北市食藥處長邱秀儀說,抽驗十件豆干產品中有四件不符規定,分別為一件苯甲酸超量、一件檢出過氧化氫殘留、二件苯甲酸超量且殘留過氧化氫,不合格率四十%。


邱秀儀說,三件違規豆腐產品,違規添加苯甲酸(依法不得添加),一件豆干絲產品,檢出過氧化氫殘留。


衛生局表示,將持續追查來源,如果調查違規屬實,將會依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處分製造業者新台幣三萬元至三百萬元罰鍰。


而無法提供產品來源者,亦依同法,處販賣業者新台幣三萬元至三百萬元罰鍰。


此次不合格產品為:大黑豆干/景美市場景美街六一號前攤位;板豆腐/南京東路五段二九一巷豆腐攤;豆腐/士林區福國路強強滾;傳統板豆腐/士林區延 平北路七段吉興豆腐店,五香豆干、一般豆干/成德市場六九攤,王印干(小豆干)/湖光市場康寧段第一攤,泰山干絲/木柵市場第五九攤


**********************************************************************************************


亞硝酸鹽可與肉品中的肌紅素結合而更安定,所以常在食品加工業被添加在香腸臘肉中作為保色劑,以維持良好外觀。亞硝酸鹽對人的致死量為每公斤體重22毫克,在烹調或其他條件下,肉品內的亞硝酸鹽可與胺基酸降解反應,生成有強致癌性亞硝胺


香港城市大學生物化學系副教授林漢華表示,亞硝酸鹽具有防腐作用,通常用於香腸、臘腸、火腿等加工肉類製品。人體吸收過量亞硝酸鹽,會影響紅血球的運作,令到血液不能運送氧氣,口唇、指尖會變成藍色,即俗稱的「藍血病」,嚴重會令腦部缺氧,甚至死亡。


全民健康動力主席兼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指,亞硝酸鹽毒性極強,過量吸收會即時出現中毒反應,例如腹痛、嘔吐等,並破壞血液送氧功能,需要即時送院治理,醫院會有專門化解毒性的藥物,以及為患者輸入氧氣。


台灣行政院衛生署公告,食品的亞硝酸鹽濃度不得在成品內超過0.07g/kg,水質標準的最大限值為每公升10毫克[2]


亞硝酸鈉還原性強,可將細菌還原,所以具有一定的防腐劑功效。


**********************************************************************************************



你知道為什麼有些食物是不可以合著一起吃?例如火腿及熟成的硬起司、香腸及魷魚、香腸或臘肉與秋刀魚,、胡蘿葡與干貝是不可以一起吃等。主要原因是含亞硝酸鹽食物與含胺類食物合吃,在腸胃中即容易產生亞硝胺(Nitrosamines)致癌物質。


亞硝胺是一種相當普遍及強烈毒性的致癌物質,廣泛的存在食物、煙、酒、及檳榔中,以香煙中的濃度特別高。在動物實驗中,亞硝胺有強烈肝毒性會引起肝炎、肝硬 化、且會引起口腔癌、食道癌、鼻癌、氣管癌、肺癌、肝癌及胰臟癌等。食物中的亞硝胺,最主要會引起腸胃道及肝臟的癌症。



**************************************************************


隔夜菜不能吃




養生界一直有種說法,夏季隔夜菜,特別是隔夜蔬菜不能吃, 說隔夜菜中有大量細菌,而且亞硝酸鹽含量很高。真是這樣的嗎?





如果超標,到底有多嚴重?紅燒肉、紅燒魚呢,是不是也超標?

近日,記者就此問題,專門赴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食品科學與營養系實驗室,測了測隔夜菜亞硝酸鹽的含量。


之所以只測亞硝酸鹽含量,是因為隔夜菜中的細菌可以用加熱的方式殺死,而亞硝酸鹽卻是加熱去不掉的。

【炒四個菜看問題有多大】



為了測測隔夜菜亞硝酸鹽的含量,實驗人員請杭州一家知名中高檔連鎖餐廳的廚師燒了 4 個菜: 炒青菜、韭菜炒蛋、紅燒肉和紅燒鯽魚。
餐廳廚師長石瑞得知我們是用來做亞硝酸鹽實驗的,特地選用了最新鮮的食材。 4 個菜燒好後,石廚師長親自打包,分別裝進 4 個保鮮盒。
石廚師長說,剩菜時間放久了,營養成分會流失,還容易滋生細菌。腸胃不好的人吃了很容易拉肚子,這種情況平時碰到很多,所以他們一般會建議顧客,打包的菜要在 2 個小時內吃完。不過對於剩菜放久了亞硝酸鹽是否會超標,石廚師長說,倒還真不清楚。



【肉類亞硝酸鹽比蔬菜高】



為了讓大家對剩菜中亞硝酸鹽含量變化有個更客觀的瞭解,實驗人員特地將 4 個菜分成了 4 份,分別裝入一次性降解餐盒,包上保鮮膜後,分別貼上半小時、 6 小時、 18 小時、 24 小時的標籤。然後,將這些樣本都放進實驗室冰箱,在 4 下冷藏,這個溫度也是普通家用冰箱設置的溫度。


實驗人員先把菜肴研磨成漿狀,稱取 1g (注: g 克)樣品置於錐形瓶中,加蒸餾水稀釋。暗處靜置 15 分鐘,由快速檢測儀直接讀取亞硝酸鹽含量。


為保證測試結果的準確性,每個樣品都測試 3 次,最後取平均值。
出鍋後半小時,炒青菜、韭菜炒蛋、紅燒肉這三個菜的檢測結果是,亞硝酸鹽含量都沒有超過我國《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標準》的最高限值,即蔬菜類 4mg/kg 、肉類 3mg/kg (注: mg 毫克, kg 公斤)。


但紅燒肉中亞硝酸鹽含量比韭菜炒蛋和炒青菜要高。
對此實驗人員說,肉類菜肴一般比蔬菜類加入更多的調味料,調味料中本身就含有硝酸鹽,這些硝酸鹽被微生物轉化為亞硝酸鹽,就導致了紅燒肉中亞硝酸鹽含量較高。



【紅燒肉亞硝酸鹽率先超標】



6
小時後,差不多為中飯到晚飯的時間間隔。 許多老年人或者雙職工家庭在休息天、中午燒的菜,晚上再吃很普遍。

實驗人員打開冰箱,把貼有“ 6 小時標籤的炒青菜、韭菜炒蛋、 紅燒肉和紅燒鯽魚取出來,然後放進微波爐,用中低火加熱 1 分鐘,拿出微波爐後,這些菜肴看起來仍然很新鮮。


實驗人員對這些菜肴的亞硝酸鹽含量進行了測定,結果發現, 6 小時後剩菜中亞硝酸鹽含量都有所增加,炒青菜增加了 16% ,韭菜炒蛋增加了 6% ,紅燒肉增加了 70% 。其中,紅燒肉中亞硝酸鹽含量達 4.2558mg/kg ,已超過了國家《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標準》中肉類 3mg/kg ”的限量標準。



【冰箱放 18 個小時全超標】



18
小時後,實驗人員又從冰箱中拿出貼有“ 18 小時標籤的 4 個菜,用微波爐加熱後作檢測。檢測結果發現,炒青菜中亞硝酸鹽含量增幅非常大,比 6 小時增加了 443% ,紅燒鯽魚增加 54% ,韭菜炒蛋增加 47% ,紅燒肉中亞硝酸鹽含量變化不大。


從這實驗看出,隔夜菜放到第二天中午,炒青菜、紅燒肉、 紅燒鯽魚亞硝酸鹽含量都超過了國家標準。
菜肴放冰箱 24 小時吃不得(隔夜菜冰箱裏放 24 小時,亞硝酸鹽含量全部嚴重超標 ) 。距離 4 個菜燒好的時間差不多過去 24 小時後,


實驗人員從冰箱中拿出最後一批貼有“ 24 小時標籤的 4 個菜肴,同樣用微波爐加熱後作檢測。
檢測結果發現,跟 18 小時相比, 4 個菜肴亞硝酸鹽含量繼續大幅增加,且全部超過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標準》的限量標準,


其中炒青菜超標 34% ,韭菜炒蛋超標 41% ,紅燒肉超標 84% 紅燒鯽魚超標 141%



實驗人員說,出鍋後 24 小時,葷菜亞硝酸鹽含量超標厲害, 是因為紅燒的菜肴,所用的調料中本身就含有硝酸鹽,而且葷菜蛋白質含量高, 24 小時後,微生物分解了大量蛋白質化合物,促使硝酸鹽轉化為亞硝酸鹽。



【常溫下亞硝酸鹽含量上升快】



為瞭解冰箱冷藏與常溫下菜肴亞硝酸鹽含量的變化,實驗人員還將一份紅燒鯽魚樣本在常溫下放置了 4 小時然後測定其亞 硝酸鹽含量。


結果顯示亞硝酸鹽含量的三次測試平均值為 8.9483mg/kg ,超過國家限量標準一倍以上,比在冰箱中放了 24 小時超標得還要多。

【蔬菜越不新鮮亞硝酸鹽含量越高】



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食品科學與營養系實驗室沈建福副教授介紹,以前他們實驗室做過生的蔬菜的亞硝酸鹽含量測定,結果發現蔬菜中都含有亞硝酸鹽,但沒有超過國家標準。總的趨勢是,越不新鮮的蔬菜,亞硝酸鹽含量越高,而那些爛了的蔬菜,亞硝酸鹽超標比較明顯。


蔬菜中之所以含有亞硝酸鹽,是因為蔬菜生長過程中要施氮肥,硝酸鹽就是從氮肥中來的。硝酸鹽沒有毒性,但空氣中的微生物會進入到剩菜中,而常溫下微生物更加活躍,會產生一種還原酶,這種酶可以讓菜肴中的硝酸鹽轉化成亞硝酸鹽。
沈老師說,從生的蔬菜含亞硝酸鹽的情況看,熟菜的亞硝酸鹽含量只多不少。


理論上,剩菜放的時間越長,微生物的活動越厲害,亞硝酸鹽含量也就越高。而且不同的菜,亞硝酸鹽含量也是不同的。

【據都市快報:攝入 3 亞硝酸鹽即可中毒致人死亡】



亞硝酸鹽可使血中低鐵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失去運氧的功能,致使組織缺氧,重則死亡。


長期食用可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腸癌等疾病。成人攝入 0.2 0.5 即可引起中毒, 3 即可致死。


閱後請轉發,提醒更多的人。

~~
簡單說,今後按需要做菜,切勿剩菜。~~


**********************************************************************


硝酸鹽,一類無機化合物的總稱。主要指亞硝酸鈉,亞硝酸鈉為白色至淡黃色粉末或顆粒狀,味微咸,易溶於水。外觀及滋味都與食鹽相似,並在工業、建築業中廣為使用,肉類製品中也允許作為發色劑限量使用。由亞硝酸鹽引起食物中毒的機率較高。食入0.3~0.5克的亞硝酸鹽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簡介

  Nitrite(縮寫:NIT)   中文名:亞硝酸鈉(亞硝酸鹽)   分子式:NaNO2   分子量:69.00   亞硝酸鹽,一類無機化合物的總稱。主要指亞硝酸鈉,亞硝酸鈉為白色至淡黃色粉末或顆粒狀,味微咸,易溶於水。外觀及滋味都與食鹽相似,並在工業、建築業中廣為使用,肉類製品中也允許作為發色劑限量使用。由亞硝酸鹽引起食物中毒的機率較高。食入0.3~0.5克的亞硝酸鹽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亞硝酸鹽中毒

  亞硝酸鹽類食物中毒又稱腸原性青紫病、紫紺症、烏嘴病。   亞硝酸鹽中毒是指由於食用硝酸鹽或亞硝酸鹽含量較高的腌制肉製品、泡菜及變質蔬菜可引起中毒,

亞硝酸鹽


或者誤將工業用亞硝酸鈉作為食鹽食用而引起,也可見於飲用含有硝酸鹽或亞硝酸鹽苦井水、蒸鍋水后,亞硝酸鹽能使血液中正常攜氧的低鐵血紅蛋白氧化高鐵血紅蛋白,因而失去攜氧能力而引起組織缺氧。亞硝酸鹽是劇毒物質,成人攝入0.2一0.5克即可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亞硝酸鹽同時還是一種致癌物質,據研究,食道癌患者攝入的亞硝酸鹽量呈正相關性,亞硝酸鹽的致瘤機理是:在胃酸環境下亞硝酸鹽與食物中的仲胺、叔胺和酰胺等反應生成致癌物N一亞硝胺。亞硝胺還能夠透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對胎兒有致崎作用。   6個月以內的嬰兒對亞硝酸鹽特別敏感,臨床上患「高鐵血紅蛋白症」的嬰兒即是食用亞硝酸鹽或硝酸鹽濃度高的食品引起的,癥狀為缺氧,出現紫紺,甚至死亡,因此歐盟規定亞硝酸鹽嚴禁用於嬰兒食品。亞硝酸鹽中毒發病急速,一般潛伏期1一3小時,中毒的主要特點是由於組織缺氧引起的紫紺現象,如口唇舌尖、指尖青紫,重者眼結膜面部及全身皮膚青紫。頭暈頭疼乏力心跳加速嗜睡煩躁呼吸困難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嚴重者昏迷驚厥大小便失禁,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1]。   作為防腐劑而應用在肉質食品里的亞硝酸鹽一直被認為是致癌物,但是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科學家近日卻發現,這種致癌物能製作成藥物,用來治療鐮狀細胞血症心臟病等多種疾病,這一發現令人瞠目結舌。   100年來,科學家認為亞硝酸鹽沒有任何益處,但是今天,科學家卻發現了它的價值所在。據美國全波廣播公司9月5日報道,在研究一種與亞硝酸鹽相關的化合物——氧化一氮時,馬克T格拉德溫博士和心臟病專家理查德-坎農博士意外發現了亞硝酸鹽的藥用價值。氧化一氮可以擴張血管,進而增加血液流量,但無法用作藥物。不過,經常被用作食品防腐劑的亞硝酸鹽卻有著和氧化一氮相似的功效,而且可以入葯,所以兩位科學家想到了亞硝酸鹽。   隨後,科學家進行了臨床試驗。他們給健康的志願者注入微量亞硝酸鹽,結果志願者體內血液流量增加了兩倍,而當志願者運動時,體內的亞硝酸鹽含量馬上直線下降,說明身體正在積極使用亞硝酸鹽。所以,科學家認為,亞硝酸鹽可以用作藥物,用來治療鐮狀細胞血症、心臟病、腦動脈瘤等和血液流量有關的疾病。   對此,格拉德溫博士戲稱說,「我們等於把人體器官當成了熱狗[2],加入亞硝酸鹽就相當於加入了保護措施,保衛心臟、肺和大腦缺氧時,細胞不會因為缺少氧氣而死亡。」

最新相關報道

  8月15日,浙江省工商局網站發布信息稱,在針對流通領域的食品質量抽檢中,發現血燕產品普遍存在亞硝酸鹽含量嚴重超標問題,問題血燕主要來自馬來西亞。動輒上萬元一兩的血燕,被爆出是經染色製成的,而且部分血燕有害物質亞硝酸鹽超標350倍,甚至重量還是用魚膠、果膠瓊脂粉撐起來的。   目前,全國範圍內正在大力整頓燕窩市場。8月15日,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對血燕抽查結果,抽查的3萬多盞共計20萬克問題血燕中,平均亞硝酸鹽含量達4400毫克/千克,最高達11000毫克/千克。根據國家強制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規定,亞硝酸鹽僅允許腌熏肉等製品有微量殘留,限量為30毫克/千克,熏制火腿最高殘留量也不得超過70毫克/千克。對非有意添加、自然生成的亞硝酸鹽,《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國家標準》規定限量一般為3毫克—5毫克/千克,醬腌菜的限量也僅為20毫克/千克。   「很多加工場用化學藥劑除毛,節約了絕大部分人工成本;然後通過加膠、摻水、粘碎等手法,能夠把500克原料生產出750克左右的成品。」上述業內人士說。通過專用的膠體(super77等),對燕窩進行塗抹,實現輔助定型、提高品相、增加重量、掩蓋瑕疵等多重目的,這已經是燕窩行業內公開的秘密。

血燕亞硝酸鹽嚴重超標


[3]

製法

  1、鹼金屬和鹼土金屬的亞硝酸鹽可由等當量的一氧化氮二氧化氮通入該金屬的氫氧化物溶液中便可得。   2、分解硝酸鹽可製造出亞硝酸鹽和氧氣。

毒性

毒性概述

  值得注意的是,高劑量的亞硝酸鹽還是會產生很大毒性。誤食了亞硝酸鹽會導致亞硝酸鹽類食物中毒,

亞硝酸鈉


長期使用甚至會導致食道癌和胃癌。而且,科學家目前還缺少臨床試驗證明亞硝酸鹽可以治療心臟病等疾病。所以,科學家正在積極徵集志願者進行臨床試驗,並開始尋覓合適的藥物生產商負責研發亞硝酸鹽類藥物。   亞硝酸鹽具有防腐性,可與肉品中的肌紅素結合而更穩定,所以常在食品加工業被添加在香腸臘肉中作為保色劑,以維持良好外觀;其次,它可以防止肉毒梭狀芽孢桿菌的產生,提高食用肉製品的安全性。[4]但是,人體吸收過量亞硝酸鹽,會影響紅細胞的運作,令到血液不能運送氧氣,口唇、指尖會變成藍色,即俗稱的「藍血病」,嚴重會令腦部缺氧,甚至死亡。亞硝酸鹽本身並不致癌,但在烹調或其他條件下,肉品內的亞硝酸鹽可與氨基酸降解反應,生成有強致癌性的亞硝胺。   如果食用硝酸鹽或亞硝酸鹽含量較高的腌制肉製品、泡菜及變質的蔬菜可引起中毒,或者誤將工業用亞硝酸鈉作為食鹽食用而引起,也 可見於飲用含有硝酸鹽或亞硝酸鹽苦井水、蒸鍋水后,亞硝酸鹽能使血液中正常攜氧的低鐵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因而失去攜氧能力而引起組織缺氧。   亞硝酸鹽中毒發病急速,一般潛伏期1一3小時,中毒的主要特點是由於組織缺氧引起的紫紺現象,如口唇、舌尖、指尖青紫,重者眼 結膜、面部及全身皮膚青紫。頭暈、頭疼、乏力、心跳加速嗜睡或煩躁、呼吸困難、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嚴重者昏迷、驚厥、大小便失禁,可因呼吸衰竭而死 亡。[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酒一 的頭像
    酒一

    酒一的部落格

    酒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