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好友老友老來得子
前些日子我們聚餐中
她對那小兒子的國小國文考試題目 感到萬般苦惱!當時看她苦惱也不能瞭解情況的嚴重
今日看報得知李家同教授投書表示 :別讓孩子怕國文 後, 一片片投書都丟出來, 才知道真的有國小老師認為: 要提早教給 小學生修辭學, 將來國中 高中時 才不會趕不上國文的深奧課程進度!
不知國小老師有沒有想到: 那麼早教這修辭學 ,怕不怕孩子根本失去了學習國文的意願!
國文要用分析文法來教寫作, 孩子學習國文真的辛苦!
考題出得如何?
有一則笑話在最後面
大家笑一笑!
******************************************************************************************
「映襯我也不會」 李家同:別讓孩子怕國文
![]() |
什麼是「遞進複句」,什麼又是「映襯」,您可能都不懂的東西,卻是小學四年級的國語科考題。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特地投書媒體抗議,他說拿了這份考題考了幾百個朋友,其中不乏大學教授、校長,也包括他自己,幾乎都不會,批評才小學,不該用這麼刁鑽的題目來虐待學生,難怪孩子日後會害怕國文。
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我不曉得,為什麼你們不抗議啊!」
聽演講,家長們先人手發一份剪報,大大標題-「天啊!小四考這個?可憐可憐孩子吧」。
讓 李家同實在「凍未條」,投書抗議的,就是這個題目,光看「目的複句、遞進複句、排比、映襯」,等等這11個答案選項,就夠讓人頭昏,誰能分辨,像這句「馬 偕為了救民眾,跋山涉水,餐風露宿」的普通句子,正確答案是「目的複句」。李家同:「這句話我們都會寫的,可是你問我是什麼(修辭法),我問了好多人,搞 死了也搞不懂。」
連李家同自個兒也不會,忍不住在演講上脫稿演出,這考題考的,其實是「修辭學」,再看一題,「經過了巨大災難後,這對父子 無比幸福的緊擁抱在一起」,要小四學生回答是「映襯」,是不是太抽象了。李家同:「怎麼會題目越出,越刁鑽古怪,是不是,他即使會了,也沒有多大意義。」
批評根本是浪費學生時間,李家同說,他就算不懂,也能寫文章,呼應他演講題目「應該大量閱讀」才對,而不是從小出這樣的考題虐待學生,也難怪現在這麼流行補習國文。
************************************************
小老弟來信說:
話說小弟最近在準備官校的考試,有考過的大大大概都知道學校教官都推美鐘這家出版社出的題庫書,話說蠻多題目都頗令人傻眼的
黃花崗起義時 開第一槍的人是誰?(這也能考?)
(a) 黃興 (b) 宋教仁 (c) 孫文 (d) 羅福星
第二題:
黃花崗起義時 開第二槍的人是誰?(第一槍都不知道還有第二槍...)
(a) 黃興 (b) 宋教仁 (c) 孫文 (d) 羅福星
第三題:
黃花崗起義時 開第三槍的人是誰?(夠了~~~~~~~)
(a) 黃興 (b) 宋教仁 (c) 孫文 (d) 羅福星
答案揭曉↓
這三題的答案都是(a)
因為美鐘出版社的教材裡面有一句話:
「黃興朝向空中鳴了三槍 揭開了黃花崗起義的序幕」
看你老師!! 這樣也能考!!